杭州浙大迪迅生物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杭州浙大迪迅生物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0571-87968248 ENGLISH
  • 首页
  •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企业文化发展历程
  • 新闻动态
    企业动态展会信息行业动态
  • 产品介绍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检测系列过敏原特异性抗体IgE检测系列食物特异性抗体IgG/lgG4检测系列单项/多价过敏原检测系列单组分过敏原检测系列过敏性疾病相关基因分子检测(PCR/NGS)系列产品其他系列产品产品专属设备--高通量全自动免疫印迹仪及判读软件
  • 过敏知识
    科研文献科普知识视频展示
  • 联系方式
    联系我们
科研文献科普知识视频展示
组分文献基因文献机理文献益生菌检测文献脱敏文献其他
  • 2018.11.13

    热带地区虾过敏患者对不同虾蛋白组份的致敏性
    评价一组虾过敏患者对尘螨、虾过敏原和原肌球蛋白的致敏性,用ImmunoCAP和 ImmunoCAP ISAC生物芯片定量检测105例样本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根据确切的临床病史和对斑节对虾和凡纳滨对虾的食物激发试验结果将受试者进行分类。1A组:对两种虾的食物激发试验阳性(22例)或因严重的虾过敏反应送急诊但未进行食物激发试验(14例)(总计36例);1B组:报道为虾过敏但食物激发试验为阴性(31例);
    READ MORE
  • 2018.11.13

    Clin Exp Allergy :miRNA选择性的进入气道细胞外囊泡,参与了过敏性气道炎症的发病机制。
    MicroRNAs (miRNAs)可促进细胞间通过胞外囊泡(EVs)进行信息传递。EVs中miRNAs在过敏性气道炎症中的生物学作用尚不清楚。方法:从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屋尘螨(HDM)致敏小鼠中分离出呼吸道分泌性EVs (AEVs)。采用miRNA芯片对肺组织中AEVs、miRNA和mRNAs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
    READ MORE
  • 2018.11.13

    JACI:婴幼儿早期鼻腔微生物与鼻炎和哮喘的相关性
    早期鼻腔微生物群的动态影响局部粘膜的免疫应答和儿童呼吸道疾病的易感性。本病例对照研究的目的是监测、评估和比较鼻炎和喘息婴儿与健康对照组婴儿在出生后18个月的鼻微生物群的构成情况。在新加坡成长的122名研究对象中,在出生后的18个月里,纵向收集了超过7个时间点的前鼻拭子。
    READ MORE
  • 2018.11.13

    Respiratory:儿童哮喘与DNA甲基化的相关性
    与儿童哮喘有关的DNA甲基化特征可能为疾病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见解。我们做了一个表观遗传关联研究来评估甲基化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我们在过敏发生机理研究(MeDALL)项目中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表观基因组关联研究(EWAS)。
    READ MORE
  • 2018.11.13

    Epigenomics:过敏性疾病的表观遗传学基础
    在西方,过敏性疾病在上升,众所周知的过敏保护与驱动因素如微生物和饮食暴露、污染和吸烟通过改变表观遗传景观来介导它们的影响力。这里,我们回顾了过敏性疾病中参与的表观遗传学改变,总结和批判性地评估表观遗传学相关研究中经验教训。我们展示了表观遗传学在临床中的各种应用:作为诊断工具,评估免疫治疗后的耐受或在早期可能性地预测治疗的效果。另外,新的技术进步如表观基因组编辑一种脱氧核酶在将来可以对表观基因组进行目标性的修饰并提供新的治疗工具。
    READ MORE
  • 2018.11.13

    分子学过敏诊断的临床比较研究
    从“症状到分子” 的经典过敏诊断包括:1)临床病史,2)皮肤点刺试验,3)最近的新方法:分子学过敏诊断。我们的目的是检验“从分子到症状”这个新的替换方法的诊断的精确性,这个方法在一个回顾性的研究中得到欧洲过敏与临床免疫学会的推荐。
    READ MORE
  • 2018.11.13

    Clin Exp Allergy: 临床和完全哮喘缓解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① 全基因组协会(GWA)的研究已经明确与哮喘发生相关的基因,但是没有研究哮喘缓解;② 临床缓解(ClinR)的定义是,最近一年中没有哮喘治疗和喘息,最近3年内无哮喘发作,完全缓解(ComR)在临床缓解的条件基础上,还必须保持正常肺功能和无支气管高反应性(BHR);③ 评估了2个独立群体(总n = 456)中25个顶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的复制情况,然后对肺组织和上皮细胞中4个复制的SNP进行定量位点表达(eQTL)分析;
    READ MORE
  • 2018.11.13

    Clin Exp Allergy: 通过儿童哮喘转录组群的遗传图谱来确定特型严重亚型
    ① 先前有研究定义了成人哮喘的转录子亚型,然而这并不容易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儿童哮喘;② 应用Illumina芯片技术检测133例哮喘患儿和11例健康对照的PBMC基因表达情况;③采用了2048个基因的k-means聚类算法将哮喘患儿分组;④ 84基因特征可以识别儿童重症哮喘的白细胞,以及成人重症哮喘的CD8+T细胞;⑤ PBMC和CD8+T细胞可作为重症哮喘研究和鉴别的重要靶点
    READ MORE
  • 2018.11.13

    JACI:纤维素上的CCD表位是ImmunoCAP过敏检测中出现假阳性结果的原因之一
    ①植物和昆虫毒液中交叉反应性碳水化合物决定因子(CCDs)是体外过敏诊断中假阳性检测结果的常见原因。我们观察到,在使用Phadia ImmunoCAP平台时,一些CCD阳性血清甚至与无CCD的重组变应原发生非特异性IgE结合。②我们研究了ImmunoCAP中作为过敏原蛋白载体的纤维素中是否隐藏有N –多糖残基,在CCD阳性血清中引起非特异性结合。③在CCD阳性血清中,在应用CCD抑制剂(MUXF3–人血清白蛋白)进行抑制前后,对IgE与偶联有链霉亲和素(SA-CAP-1 或 2)或非过敏性麦芽结合蛋白(MBP; MBP-CAP-1 至 4)的6种空白ImmunoCAP样本结合能力以及IgE与4种重组过敏原的结合能力进行比较。③在SA-CAP-1检测的52例CCD阳性血清(菠萝蛋白酶, 1.01-59.6 kUA/L)中,35例(67%)IgE结合大于0.35 kUA/L (0.41-4.22 kUA/L)。在抗CCD IgE水平大于7.0 kUA/L的人群中,90%(26/29)为阳性。
    READ MORE
  • 2018.11.13

    JACI:过敏性疾病机理研究新进展
    本文综述了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特别是2型先天淋巴样细胞、TH2淋巴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人体微生物组和屏障功能、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方面的机理。在过去的一年里,在适应性(TH2)和2型先天淋巴样效应细胞控制的2型炎症的特征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淋巴细胞活化、转运、募集和效应细胞机制的新途径已经被发现。淋巴细胞效应细胞应答的可塑性是另一个取得重大进展的领域。越来越多的证据将影响我们对过敏性疾病的理解以及我们预防和治疗过敏的努力。
    READ MORE
  • 2018.11.13

    JACI:生物钟可能严重影响过敏性疾病的进程
    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特征是临床症状和实验室参数昼夜变化明显。最近的报告表明,生物钟在行为和生理上以大约24小时的周期驱动着生物节律,它决定过敏反应一天内依赖变化的时间。新的研究还表明,生物钟活动的中断不仅会影响时间节奏的变化,还会增加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甚至会增加对过敏性疾病的易感性。这些发现表明,生物钟是过敏反应的一个强有力的调节器,在过敏中起着比简单的生物钟更重要的作用。对这些过程的更好理解将为以前未知的过敏生物学方面提供新的见解,并可能导致应用时钟调节器治疗过敏性疾病。最后,这一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会,让我们考虑发达国家的现代生活方式如何改变过敏的临床表现,因为我们的社会正迅速转变为一个昼夜节律紊乱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睡眠、工作和饮食习惯与内源性昼夜节律不同步。这些发现可能使我们揭示更好地控制过敏性疾病的生活方式的干预。
    READ MORE
  • 2018.11.13

    Allergy:屋尘螨可作为细菌的载体,诱导IgE对微生物抗原的敏感性
    革兰氏阳性和革兰阴性菌抗原的IgE反应性在呼吸和皮肤过敏的患者中很常见,但其致敏途径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对室内尘螨(HDM)基因组、转录组和微生物群的分析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S.金葡菌)和大肠埃希菌(E.coli)是HDM菌群中丰富的细菌。因此,我们的目的是研究HDM是否是导致特应性皮炎患者IgE致敏的细菌抗原携带者。
    READ MORE
  • 2018.11.13

    Clinical Reviews:针对食物过敏的表皮免疫疗法(综述)
    ① 近年来食物过敏的流行导致急需寻找安全有效的免疫治疗方式;② 皮肤免疫治疗(EPIT)在小鼠中的研究得到了安全有效的数据;③ 小鼠模型还发现了一些可能对食物过敏原产生耐受性机制,包括调节性T细胞的诱导;④ 该方面研究目前缺乏临床资料,但在一些小型的早期研究表明,对于花生和牛奶的过敏患者,EPIT比其他特异性变应原免疫治疗方法更具有安全性;⑤ 该疗法的目的是防止意外暴露于已知的食物过敏原。
    READ MORE
  • 2018.11.13

    JACI:早期先天免疫功能障碍可能是儿童食物过敏
    背景:食物过敏的儿童在不干预的情况下自然地解决了一定比例的食物过敏问题;然而,控制儿童食物过敏持续或消除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1岁时蛋类过敏相关的先天免疫概况,确定儿童期自然耐受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表型变化,探讨早期先天免疫功能与血清维生素D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纵向的方法,从一组以人群为基础的挑战队列中收集到的PBMC样本,这些样本被证实是鸡蛋过敏的婴儿,他们在儿童时期有持续性或短暂的鸡蛋过敏的结果,并量化了与鸡蛋过敏的临床表型相关的功能性先天免疫反应。结果:我们发现持续的鸡蛋过敏的婴儿表现出独特的先天免疫特征,与短暂的鸡蛋过敏的婴儿相比,其特征是循环的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数量增加,在基线和内毒素暴露后产生更多的炎症细胞因子。后续分析显示,这种独特的先天免疫特征在持续对鸡蛋过敏的儿童中持续存在,并 在自然耐受形成过程中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READ MORE
  • 2018.11.13

    Translational Research:微生物组学与食物过敏的相关性
    食物过敏是一种常见病,影响约8%的儿童和5%的成年人。在过去的20年里,患病率增加了,这表明环境因素对易感性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出生模式、宠物接触和有兄弟姐妹是食物过敏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这些因素对肠道菌群的组成有显著影响的发现,而肠道菌群在免疫系统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已经开始探讨肠道菌群在食物过敏发展中的作用。人类队列的研究支持食物过敏的代谢失调,有限的数据表明这种代谢失调发生在生命早期,过敏发生之前。动物模型的研究清楚地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对食物过敏的易感性有影响,还有一些微生物,比如梭状芽胞杆菌,对食物过敏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我们对微生物对食物过敏的调控的理解还在初步阶段,但该领域的研究状况支持了肠道微生物对过敏易感性的重要作用。今后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鉴别出可用于预防或治疗食物过敏的共生微生物。
    READ MORE
  • 2018.11.13

    JACI:哮喘的微生物组学研究
    最近开发的敏感、特异、非培养方法的用于识别微生物的工具的应用正在改变微生物生态学的概念,包括与我们自身以及与健康和疾病状态相关的大量复杂微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尽管大多数最初的工作集中于胃肠道微生物群落和胃肠疾病的关系,但目前兴趣已经扩大到包括研究哮喘及其表型与气道微生物的关系,胃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免疫功能的开发、过敏和哮喘倾向的研究。在此,我们提供了关于哮喘患者和健康受试者之间气道微生物组差异研究,以及环境微生物组、肠道微生物组、免疫功能和哮喘进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此外,我们提供了有关这些发现建议如何建立涉及直接操作肠道和气道微生物组来治疗和预防过敏性哮喘的广泛的基本原理。
    READ MORE
  • 2018.11.13

    JACI:过敏性疾病的微生物组学
    PRACTALL是由美国过敏、哮喘与免疫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Allergy, Asthma & Immunology)和欧洲过敏与临床免疫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联合发起的,旨在就过敏症与免疫学领域的前沿课题提供基于证据的共同建议。PRACTALL 2017侧重于研究已证实的微生物在哮喘、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患者中的作用。通过概述有关其在变应性疾病中的作用的重要知识空白以及填补这些空白所必需的策略。此外,还将对处置微生物组的方法上的进展进行回顾,确定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以及作为将来干预过敏性疾病形成、进展或两者的基础。
    READ MORE
  • 2018.11.13

    JACI:细胞分子学层面对食物过敏和食物耐受的解释
    人体的免疫系统对摄入的无害抗原,包括食物蛋白,通常不会出现局部和全身免疫反应,这一过程被称为口服耐受。对食物蛋白的耐受性可能与胃肠道对大量共生微生物的耐受性机制密切相关。在这里,我们回顾了目前对食物耐受的免疫机制的理解,以及这些机制中出现的干扰如何促进食物耐受的丧失和食物过敏的发展。讨论了共生菌群在促进食物耐受中的作用以及肠道失调与食物过敏的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皮肤对食物抗原的敏感性,认为这可能是导致耐受不能形成或耐受丧失的一种机制。对食物过敏进行免疫治疗的目标是通过一些机制诱导对食物过敏原的持续脱敏,甚至是产生真正的长期耐受性,这些机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与天然食物耐受性的形成相重叠。
    READ MORE
  • 2018.11.13

    JACI:幼儿早期肠道微生物群落特征影响儿童期牛奶过敏
    肠道微生物群可能在牛奶过敏的自然病中起作用。我们试图研究早期肠道微生物群与牛奶过敏之间的关系。我们研究了226名牛奶过敏的儿童,他们在婴儿期就被纳入食物过敏观察研究组。收集3 - 16个月时的粪便样本,对患儿进行纵向随访,进行临床评估、牛奶特异性IgE水平、入组时、6个月、12个月、之后每年进行一次,直到8岁。肠道微生物组采用16s rRNA测序,微生物组分析采用微生物生态学定量研究(QIIME)、群落系统发育研究(PICRUSt)和元基因组谱统计分析(STAMP)。
    READ MORE
  • 2018.11.13

    Allergy:气道益生菌有改善气道上皮免疫稳态的潜力
    ① 益生菌是活着的微生物,适量使用可以给予宿主健康上的好处;② 本文描述了益生菌在气道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特别着重于它们调节上皮屏障功能的能力及其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模式;③ 益生菌,主要是乳酸杆菌,可以促进紧密连接和粘附连接的表达和调节,从而恢复有缺陷的上皮屏障;④ 这些益生菌通过模式识别受体(如类toll受体)与上皮屏障和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激活后可刺激或抑制各种免疫反应。
    READ MORE
<< 1234567891011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动态
  • 产品介绍
  • 过敏知识
  • 联系方式
杭州浙大迪迅生物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开创网络   技术支持    浙ICP备1400534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 (浙)-非经营性-2019-0050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康路568号2号楼     电话:0571-87968248-805      网址:www.zdbiogene.com
COPYRIGHT©2003-2024 www.zdbiogene.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大迪迅
官方微信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1114号